大梅山古代蛮族源远流长,巫蛮文化底蕴深厚,科学保护,合理开发,联手构建大梅山文化旅游圈势在必行。本文试从追溯蛮族源流入手,探讨蛮迹遗存文化属性,探究旅游资源价值,展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景。
一、大梅山蛮族历史源远流长
1、梅山蛮源于三苗
梅山蛮,一个与瑶族有直接渊源关系的民族集团,虽然已经远离我们千年之久,但依然可以察其兴替,听其金鼓,观其行踪。
古代的梅山蛮,生活在今天资江流域以新化、冷水江、安化为中心的邵阳、娄底、益阳地区,俗有上、中、下梅山之称,是历史上的梅山蛮腹地。沅湘之间的湘潭、衡阳、永州、常德、怀化等地区,亦是古代梅山蛮活动的范围,可称为大梅山区域。古梅山的渔猎、宗教文化还影响至湘西邻境和湘东南边际的五岭瑶区,可称为梅山文化辐射区域。从汉初以降至北宋熙宁,长达1200年,构建了湘楚文化的重要支流。
梅山蛮居地,以前楚人居之。楚之前,属扬越。楚之初其于荆州,中期到达湖南。吴起相楚悼王(约前381)后,南扩疆土广达粤边。历史上的湖南,是楚地的重心,以至孕育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楚之前是三苗地。三苗因与黄帝逐鹿中原而败迹,一支受尧舜所迫南徙江汉,夏、商、西周,均为三苗所控。另一支逃往东沿。
《山海经注》记载:“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南海,是长江以南、东南沿海的通称。古代番禺、南雄一带曾呼之为南海,汉曾设立南海郡。这里泛指南方。
《明史·土司传》载:“西南诸蛮,即唐虞之苗。”
《通典》边防五西戎略载:“西羌本出三苗,盖姜姓也。其国近衡山,及舜徙之三危,汉京城之南,羌地是也。”古衡山,一解横山,非今日之衡山。
《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
《战国策·魏武》:“吴起对曰:‘昔者三苗之居,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韦注:汶山,楚山也。
《史记·吴起传》:“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
三苗之名,《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曰:“三苗盖谓帝鸿氏之裔子浑敦,少昊氏之裔子穷奇,缙云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谓三苗。”《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逵云:“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
古三苗国在今之湘、鄂、赣、皖大部分地区,而湖南是三苗国的腹地。于是,湖南境内自然就成为三苗活动的重要地盘。后三苗之声暂息,继而苗瑶生。
《靖州乡土志》曰:“今考苗(猺)瑶,皆出缙云三苗之裔……”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说:“据汉儒说,黄帝讨伐之蚩尤即苗酋长,此属神话性质,且勿深考。但据《书》尧典、皋陶谟、禹贡、吕刑,皆言苗事至再至三,则在古代为我一劲敌可想。大抵当尧、舜、禹之季,苗族已侵入我族之根据地,故以攘斥之唯一大业,经累代放逐之后,其族逾串逾南,至春秋时谓之蛮。”
蚩尤,传说中三苗之酋长。九黎三苗集团在史前就活跃着。其首领远不止一两个人。蚩和尤,是对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九黎三苗最具有典型特征的酋长的称谓。九黎在先,三苗继后。蚩约生活在炎帝时期,尤约与黄帝同时。三苗部落东进与黄帝逐鹿中原,败给黄帝而逃,有三苗败而“伦为人徒”(成为禹的奴隶),跟随大禹治水十余年,最终到达会稽。南徙的三苗到达荆州,已有前述。
夏禹帝六代少康之子无余,始分于越,住守会稽祀大禹陵。本为夏民,十代后因夏断给,于是自称大越,或於越。东三苗便溶入了大越。之后,东支三苗便不再现于史承。三苗的血缘,在艰险的岁月中缘袭下来。
大越守大禹陵,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因势单力薄,一直隐姓埋名,长达800年。据《竹书纪年》载,直到周成王24年,“有越来朝”。即公元前1030年,大越(即于越)才开始见诸史册。他们去朝拜周天子,说明开始有实力。其间大越有一个分支到达江汉,史称扬越。
周成王封楚到荆地,史称荆楚。出现了楚与扬越地域重迭的局面。不同的是,楚建立了楚国,扬越最终没有建立国家。楚国受封了,但一直不向周天子纳贡,盖因楚地属于南荒,故长期独处于中原王朝之外。
楚的形成,《史记·楚世家》载:“当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对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史记·楚世家》载:“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越,至于鄂。……文王二年,伐申过邓。六年,伐蔡。楚强,凌江汉小国,小国皆畏之。”
《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洋,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马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但是,楚国没有征服蛮族。《后汉书·南蛮传》载:“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其将屈瑕。”直至吴起相悼王,才向南扩疆,达道州九疑。前221年,楚被秦所灭。
《春秋大事年表》卷四载:“春秋之世,楚之经营中国,先北而后东南,未尝越洞庭以南一步。”
经许多史学家论证,春秋时,楚始科未能征服过五溪蛮。这就是五溪蛮的奇迹。在强大的楚国面前,为何蛮人不曾屈服,成为史家不解之谜。
另外,我们还要提到与越族有关的吴、越。吴、越出现很早,均由商所封,地处江浙,很不起眼,历来与周无缘。吴、越纠缠了很长时期,曾经吴王夫差强盛而越国弱,最终被越王勾践所灭。有部书叫《吴越春秋》,是专讲两国历史的。越王勾践以后,连续八代称霸,到第八代越王无疆称霸攻楚时,不料被楚所灭,历时224年。到了战国,楚国强大起来,进入战国七雄,企图称霸于世,不料为秦所灭。但是,楚的能量不可小觑。时隔不久,秦又被楚霸王项羽所灭。太史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就是一个永不言败的民族,湘人亦因之而自豪。梅山蛮,就是在楚文化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民族集团。大梅山文化,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在这样一个三苗、扬越、楚相同地缘的特殊环境里,从五帝至强秦灭楚,经历了2000年!汉取代了秦,梅山蛮有缘进入湘中,到宋朝熙宁,又是1200年。梅山蛮的先民是古越人,即上文所说禹征三苗后的“入徒”,到达会稽的越人的后裔。由此可见,梅山蛮也是有三苗血缘蛮族集团。这样,长江以南在湘的梅山蛮族集团,至宋代止,总长达3200年,可谓源远流长!
2、梅山蛮源于于越
梅山蛮,是指古代占据在沅湘之间以梅山地区为中心的一支瑶族先民。他们居于楚地,起于秦末于越梅鋗。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随吴芮入湘,进入资江流域,兴于汉唐,覆没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历时1274年。
梅鋗是于越的一员。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二梅岭条上记:“鋗本越勾践子孙,与其君长避楚走丹阳皋乡,更姓梅,因名皋秀曰梅里。”梅里,在今安徽省祁门县梅城。
《粤中见闻》说:“越王勾践子孙,更姓梅。秦平六国,越复称王,梅鋗从之至南海家焉,居民因呼台岭为梅岭。”南海,笔者认为指粤北南雄一带,曾设立南海郡。梅鋗家先与这里有关。
秦末农民起义时,梅鋗做了番王吴芮的部将。番在今江西鄱阳县东北,辖今江西北部和皖南的一部分地区。曾任鄱阳郡首的吴芮,率于越一支兵将参与了灭秦战争,立了战功。这支于越兵的首领就是梅鋗。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王,分刘邦为汉王;吴芮因是英布的妇翁,受英布招纳,从项羽入关有功,于是被封为衡山(湖北黄冈)王。项羽自称西楚霸王,统治梁地和楚地9个郡,当了18个诸侯王的首领,坐上霸主地位。吴芮的部将梅鋗有功,也受了封。《通志》上说:项羽“封鋗广德十万户”,封地在今安徽南部的梅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梅鋗城,(祁门)县西十五里。鋗,吴芮将也,项羽封十万户,盖邑于此。”楚汉相争后,汉高祖五年吴芮徙长沙王。吴芮是一位性子直爽的人,喜欢结交江湖好汉。他喜欢梅鋗,于是召梅鋗入湘,让他到沅湘一带。同治《安化县志》引《楚志》说:“梅鋗从吴芮之国长沙,益阳默林为家,遂有其他。”《湖南考古略》记:梅鋗“居今安化梅山。”同治《新化县志》卷二舆地沿革:“梅山十峒为新化、安化二县城之总名……五代时为蛮僚所据。”
五代十国末期,梅山王的首领由梅王先后更换为扶王、苏王,对这一蛮族的称呼仍冠以“梅山”未变。
关于梅山蛮属于瑶族,史家早有共识。《南村草堂文钞》卷二十梅山考记,“楚王马殷派江华指挥使王仝与梅山徭战”。又宋刘挚撰《蔡奕墓志》云:“潭邵间有上下梅山,其地千里,马氏以来,徭人徭之,号曰莫徭。”他们都是五代时人,为公元九世纪。以上诸说,足以可信。
梅山蛮是于越的一个分支。罗香林先生考证,古代百越分布很广。《汉书地理志》:“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颜师古注:“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不尽少慷之后也。”粤即越。“百越”一词,始见于《吕氏春秋·恃君篇》:“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靡之地,缚娄阳禺驩兜之国,多无君。”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少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于越之称由此而生。此地初以会稽为中心,是勾践初年的疆越,北起今浙江崇德县,东及今浙江定海,南达今闽浙界,西达今鄱阳湖东岸。于越的管辖范围,包括了梅鋗发祥之地皖南祁门及江西波阳以东地区。”
百越民族的主要成分是现代壮族的先民。而于越梅鋗一支,很显然是唐宋时莫徭的先民。莫徭是现代瑶族和畲族的直接先民,史学界多有共识。
3、长沙蛮即是梅山蛮
“长沙蛮”这一族群指谁?踞于休地?李本高先生在《长沙蛮初考》一文中说:“长沙郡,据《汉书·地理志》载,包括临湘(今长沙、浏阳、望城等县市)、汨罗(今湘阴平口、汨罗、岳阳等县市)、连道(今湘乡县)、益阳(今益阳、宁乡、新化、安化等市县)、攸(今县)、酃(今衡阳市东)、丞阳(今衡阳、衡南县)、湘南(今湘潭、衡山等市县)、昭陵(今邵阳、邵东等市县)、容陵(今攸县地)、茶陵(今县)、下隽(今岳阳、临湘和湖北崇阳、通城等市县)、安成(今江西安福等地)等13县,治所在今长沙。基本地域是湖南省洞庭湖东南部和资江、湘江二水流域中下游。同武陵山脉大致平行的雪峰山脉,从东北至西南,由低到高纵贯其间,北端在今新化、安化和益阳县境,古称梅山。东汉废国复为长沙郡,辖地未变。故所谓‘长沙蛮’,毫无疑义就是指秦汉长沙郡领地内的‘蛮夷’族类。”“当时的益阳县包括新化、安化二县地。显然这里所说的长沙蛮,很可能就是生活在安化、新化一带的梅山地区。”李本高先生在援引过许多史证以后,接着说:“从活动地域看,所谓梅山蛮,实际就是唐宋以前的长沙蛮、湘州蛮的直接后裔。”
陈立群先生在《梅山文化考略》中引文说:“朱熹和朱辅的著作亦云:‘汉之长沙蛮,即唐、宋之梅山峒蛮,古今异名耳’。”
4、后梅山蛮时代的族民
现代瑶族的支系很多。瑶学界对瑶族族源的多元论,已进行了广泛的探究,且已形成共识。本文称“现代瑶族”,自然不是瑶族的全部。但要明确地说哪些瑶族成员是属于这一源流,目前还不能确指。
宋熙宁五年,章惇开梅山以后,梅山蛮的历史结束了。《宋史》只留下了《梅山峒蛮》传和参与征讨梅山峒蛮的朝廷大员的传记。
梅山蛮应当包括哪些成员?笔者认为:
①梅鋗在汉高祖五年率部从皖南进入湘中益阳梅林的这支人马;
②经过汉朝400来年的发展,梅山蛮扩展到沅湘之间占有13个县市的地域范围,在主体文化和组织上均从属于梅山蛮的众多成员;
③五代时期梅姓蛮人由扶姓汉阳取代,其后又有苏姓蛮人取代,其族群仍称梅山蛮;
④上述成员的血缘后裔,以及由别的族群因战争和其它原因归附加入梅山蛮的成员;
⑤蛮山蛮自强盛以后,历经了近千年数以百计的大小战争,其中因战争失利而逃散到异地的成员;
⑥受章惇招抚后,归顺朝廷在梅山建县造册入籍的成员。
上述6个方面的梅山蛮人数,除史志上记录的归顺造册人丁之外,尚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数据。即便已造册入籍的人数,到了明代初撰新化县志、安化县志时,已没有一个是瑶族了。现今新化县(古上梅山地区)131万人中,农民全是汉族。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弘征先生说:“吾乡新化,故号梅山。《宋史·梅山峒蛮传》称‘旧不与中国通’。原住民在汉称长沙蛮,在隋称莫徭,即古之苗瑶族也。土地广袤而峒深闭塞,人口亦稀,五代时方间有自外境迁居者,宋初太祖下诏大举移民,至熙宁五年(1072)置县之后,客民陆续来栖,尤以江西来此披荆斩棘进行开发者源源不断,人口日繁。从建县时之‘籍其民得主客万四千八百九户,万九千八十九丁,’至建国后1950年10月调查,实有人口为九十五万二千五百有余;而据县中五十八主要姓氏之家谱,有五十四姓之始祖系五代后从外地迁来,可知今日之邑民什九皆其后裔也。”《梅山客户》收集了新化县较大姓氏111姓。“客户”一词,指新化在宋熙宁五年置县以后,历届县志把原土著称为“主户”,外籍人称“客户”,直至199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化县志》仍用此称。他们的主户呢?新出版的《邵阳市志》载:“至唐代以前,境内见诸典籍的姓氏有詹、刘、杨、林、舒、苏、蓝、张、王、相、胡、潘、李、姜、郑、吴、丁、沈、贺、酆、扶、扬、黄23姓”,而这些姓氏在明代开始修的谱牒中,都标榜自己是“正宗汉人后代”。于是,当地生长起来的名人学者不免要发出异议。梅山之地的蛮徭族人何时消失殆尽?如今浓厚的梅山文化现象又当作何解释呢?难免原任《大公报》主编的李抱一先生要发出感叹:“宋以前,梅山土酋大姓,虽云苏氏、扶氏,然扶氏之显,不及苏氏;或扶氏先于苏氏,扶氏式微,苏氏始代兴欤?熙宁以前,盖已为苏氏之梅山”,“然则今新化苏氏,既源渊于宋代,非梅山苏氏之胄而何?”“此事关于吾邑者大,匪仅苏氏。”
梅山蛮和他们的后裔何处去了?宋代平梅山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躲避官府的再次征剿,隐姓埋名了。至目前止,家谱族谱中明写自己是梅山蛮后裔的,还没有发现。但他们的渔、宗教、民俗,歌谣,她的拼搏战斗精神,依然活跃在不少地区的人群族系之中。从汉初,到宋太祖平梅山,历1200年,梅山人生生不息,不畏艰苦,不畏暴力,战斗不止的精神永存。
5、梅山蛮与现代瑶族
粟剑潮先生在《梅山蛮民族史略考》中说:下面几组史料,基本上可左证梅山蛮之迁徙情况:
①《湖南省志·氏族志》载:“此后,梅山蛮一部分迁至湘南、桂阳等县。”
②《新化县志》载:“当时不少瑶蛮,逃避到了今新化县之西南的笋芽山玄溪、春溪一带。”原梅山地域之小沙江、大沙江目前尚聚居一支猖民,其中奉氏家族与今新化县奉家山的奉氏原本一家,因新化奉氏汉化而未合修族谱了。
③《宝庆府志》:明洪武年间,从江西的泰和、安福等地移入大批汉人前来新化垦荒,一支猖民则迁往绥宁、城步、湘南的宁远、道县、江华、永明等地。
④新中国成立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曾致函新化县称:“该县江、阳、罗等姓氏为青衣苗,其墨谱均载源出于新化梅山蛮地。”
⑤1982年7-8月,贵州省未定民族调查团及贵州省晴隆县民族识别赴湘调查组先后多次来新化调查称: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有一未定民族的“喇叭人”,其先祖都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征伐云南时被征入伍的宝庆人。《黔南识略》称“老巴子”、“那巴子”的苗类,其中刘、李二姓为上梅山人(今新化)。《刘氏家谱》载:“吾祖由新化而入黔邦,编入军籍,平服南夷后,以长牛一十寨田赐之。”据调查人员介绍,该族人迄今仍操宝庆西路方言(今新化方言),不同周边民族通婚,祀三峒桃源;《李氏家谱》载:“始祖公讳李升、李昂,生于湖广宝庆新化县牛栏山上峒坤仁洞人。”
⑥1994年10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华南及印度支那半岛人类研究所所长兼国际瑶族研究会会长李穆安(雅克·勒穆瓦讷)博士来中国访问,在广西及湖南桂阳、道县等地考察,其所得资料均载瑶族原出于新化梅山,因而由广西贺县少数民族事务所所长邓元东先生陪同前往新化寻根。
这一段话并不抽象,因为它有很具体的田野调查材料作支撑。这样高度概括的表述,确为我们研究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二、大梅山地区的深厚文化底蕴
梅山蛮的先民,从宗教解放讲,三苗、楚和古越,都信奉原始巫教和巫教。史前三苗是巫的崇拜者。黄帝被尊为“五帝”之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端。据说三苗就是“民神杂糅”。人神混肴不清,部落酋长形同虚设,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黄帝面临着重大社会障碍。黄帝生九子,其中就有颛顼。颛顼继黄帝位,《国语·楚语下》:他“乘龙而至四海”,废除“民神杂糅”,任命重、黎“绝地天通”。又云:“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施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山海经·大荒西经》云:“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颛顼接受了黄帝的禅让,又受理解决“民神杂糅”的混乱局面。进而安排神职官员治理九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的社会分工“巫”开始产生。到汉代,道教从巫教中脱胎而出,从职人员称为师公。梅山教实是巫道的一个分支,宋代以后随着后梅山人的广泛分布,梅山教在五岭地区流行。江永有《梅山十峒歌》唱曰:“瑟琶响,鼓峥峥,五音六律响玲珑。梅山殿是巫门洞,天下湖南福地中”。梅山教的祖师爷张五郎,就是巫道的典型代表。大梅山地区的巫文化表现尤其普遍,如师公、巫傩、敬神、信鬼、算命、看相、狩猎、捕鱼、建造、出行……均有许多神符奇道。他们的弟子广泛而异功。江永有师公经文《梅山十八峒歌》,云古梅山峒主(巫师)的弟子:“学法来到中朝国,岭南师主会罗坛。第一破心刀割肚,露出肚肠蛇子般。第二脱头安手上,第三脱脚向前行。猪头化作人头面,寻花种果眼前生。头巾脱下成飞鸟,腰带变蛇九曲弯。三峒天师大法主,常在紫云头上行。董永先师法第一,曹溪炼药救凡间。分为唐葛周三将,常在天师殿上行。身有灵符卅六道,五色祥云下世间……”,他们似有魔方绝技,听起来很玄乎。
梅山腹地之一的新化县,由于它鲜明的梅山文化特征,已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梅山文化之乡”和“蚩尤故里”,成为当下研究梅山文化的重要基地。
新化地处资江流域中段,地形地藐奇特,是古代蛮族生存的理想之地。至今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新化的大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蚩尤故里,吾曾身临其境,登山、观赏梯田、游溶洞,令人叹为观止!
大熊山险峻雄奇,气势磅礴,上有华夏驰名的中华杏王,中国最高的马尾松,千年侏儒树群落,数千公颂的原始次生林,其间溪流多彩多姿,瀑布风光如练,山雄水奇,修竹茂林,气候冬暖夏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造化。大熊山名的真正历史文化含义太深了。“熊”,古代这里有可熊,但是,它的真蒂应当是以楚王姓熊而得名。大熊山是与“熊姓”有关的重要人文景观。
登上紫鹊界,令人叹为观止!站在海拔近千米的山腰,放眼望去数不清的山峦,梯田层层叠叠如雕如凿如绣如画。山下不见底端,看山巅,从上而下流水潺潺。无际的梯田,气势之宏,世所罕见!传说,先秦古人开始造田,梅山蛮发扬光大,方有这一丰功伟绩。我们不禁想到,梅山蛮及其先民开创大规模梯田所包含的万苦千辛,以及溶入多么深邃高超的智慧。一层层弯弯曲曲却水一样的平面,水流从上至下无处不受甘淋。田埂千年如固,水源冬而不竭。更可贵的是,极目所至,不见荒芜一小块田;不见浪费一丁点水。这样珍奇可贵的人文景观,简直天下无匹。这一成就,堪与闻名于世的水利、佛教杰作媲美,其潜在价值何止旅游观光科考摄绘。
新化的自然景观更是美不胜收,多得惊人。
梅山龙宫充满幻境奇观。龙全长2276米,地下河长达854米,上层旱洞长1076米,崩塌大厅长225米,文洞长120米。洞内大量分布流石景观,石笋、钟乳石美不胜收。千变万化的断层,形态栩栩如生。如此精彩奇异,世所罕见。
油溪河漂流也很刺激。全长12千米,有8千米峡谷,36潭,48面滩,39个回湾。其流程、水量、落差、两岸危高、峭岩对峙,堪称奇观。
新化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开发,已成功推出系列旅游项目:如地文、水文、人文、宗教、民俗、珍稀动植物资源、休闲等7个类别200多个景点。梅山武术、歌谣、特色饮食、特色服饰文化底蕴很深。深受游客青睐。
但是,梅山文化非新化一县所拥有。沅湘之间20多个县区市都蕴藏有惊人的、不同类型的梅山文化。已经公布的4A、5A级风景名胜区就有不少。省外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就有平地瑶梅山图两幅。第一幅由俸姓于乾隆九年所绘,共有神像225名,按顺次计有:功曹4名,梅山法王10名,梅山教主6名,梅山殿下2名,龙神土地8名,米龙殿前17名,圣母殿前18名,淮南殿前39名,五岳殿前19名,家祠殿前3名,天主殿前17名,江华殿前22名,金桥殿前41名,三元殿前14名。第二幅梅山图由盘姓所制。2011年农历10月16日,水滨村全村3000多瑶胞,举办了民间自办的瑶族盘王节暨第二届梅山文化节。其规模和表演形式,都具原生态特色,瑶族群众参与热情很高。江永与之毗邻,吾亲临学习观摩,深感他们梅山文化底蕴厚重,真切感人。江永也是受梅山文化影响较多的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可称为大梅山文化辐射区。
如何尽快让大梅山文化走向市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三、抓住机遇,共同打造大梅山文化旅游协作圈
大梅山文化旅游协作有鲜明的必要性。
从景观上讲,梅山福地、湘中明珠,堪称为湖南的旅游珍品。奇观胜景数不胜数,迫切需要着力协作开发,让顶级旅游资源在当前火热年代走向世界。
从政治上讲,历史上的“长沙蛮”、“梅山蛮”,究竟是怎样的族群?“野蛮”是不是他的代名词?“蛮干”“蛮子”“蛮不讲理”“不文明”“愚蠢”是不是他的代称?这些“南蛮”又是怎样地忍受过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和磨难?他们又是何等的勤劳和勇敢?他们具有怎样的超常智慧?有过怎样高度的应用科学水平和能力?这些问题都会在大梅山文化旅游中得到回答。
把大梅山文化旅游的大门畅开,为外国人想了解中国、北方人想了解南方、城里人想了解渔猎文化、平原人想了解梯耕文化、汉人想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水乡想了解崇山文化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旅游,也是很好的文化交流。对游客来说,亲临实地,耳闻目睹,认识古代大梅山蛮及其先民的艰苦卓绝和超常智慧,在愉悦中增长见识;对自己来说,是增强自信和自尊,促进改革开放,让大梅山走向世界的最好形式。
随着形势发展,旅游景点多如天上繁星,让人眼花缭乱,谁去分辨水星、火星?但是,北斗星却人人知道。道理很简单,它有七个星子,按一定规则排列成“瓢”状,它的柄始终朝着北方。这就是七个星星组合的优越性,人人皆好认易记。这七个星子,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每一星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携手办大梅山文化旅游圈也是这个道理。
湖南省旅游局审时度势,及时引导,昌议文化旅游协作。
其一,符合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文件指出:第“(十九)把旅游业培育成中部地区的重要产业。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整合各类特色旅游资源,加快建设一批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名县、旅游名镇。广泛吸纳社会投资,高水平开发一批有国际影响、带动性强、效益好的旅游项目,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及线路。国家要加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等集中连片旅游区的规划,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增加旅游收入。”
其二,符合历史潮流和大梅山地区实际。这样做,有利于提升整体优势,实施品牌战略,降低宣传成本,增强游客诱导力。往大处看,当下用政治眼光处理国际事务,就出现了东盟、欧盟、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框架、中俄战略伙伴……国内发展也有长三角、珠三角、XX经济协作区……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组织形式。
其三,从理论上讲,人类一开始就有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是为了生计需要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换关系。经济行为一开始,就强烈地需要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因为社会经济是一个整体,由相互关联的要因素或组成部分构成,每一个要素或组成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更是这样。只有在文化整体进入市场以后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这就是发展旅游经济的整体观。
其四,排除协作各方的经济实力、管理模式、景区级别、交通区位优越不讲,在经济发展中,每个单位都是绝对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关键是各单位要有最大限度的适应市场需要和营销手段。而且要不断地变化和完善市场机制,以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每个单位才能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各个方面得到繁荣。这个发展不仅要有收入额的增长为指标,还要有长远的能够可持续发展为标准。
这个发展需要协调。每个参与的单位可能利益获取不同,资源占有不同,投入多少不同,投资模式不同,打造景点和文化创意不同……但是,联合的目的是要把各个参与单位的闪光亮点,依照一定的顺序用旅游路线串联起来,还要把每一个县区亮点再向自己区域内辐射,建立可行的网络,使其不要掉链,发挥最好效益。县与县之间相互推介,这就是大梅山文化旅游的协作观。
有了这个联接线路图之后,您的岗位责任就是回答好游客的咨询,展示您的产品,提供最满意的供给。您的服务,为游客减少耗在公路上的时间,提高旅游观赏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就是您的荣耀。游客的一天、一周、双周游,由游客自行安排。到哪个景点,游客自行决定。当然,游客需要您的推介,引导他们从上一个点,到下一个点,让游客目的地更加便捷,之间产生交换关系,即是推介服务关系,这种交换关系会要产生劳动报酬。这种旅游经济中的互惠互助,可在协作中解决。
这项工作要做得完美,需要设计和创意,应当要有“几同”。即同一起策划设计,同一本导游册,同一个交通图,同宗教的不同表现形式,同类型景观的不同奇观,同样的魔方绝技和特异功能运用不同的设计包装,就会对旅游产生更大的价值,对游客吸引力就更大了。比如大梅山景区内的交通网络,是全社会共享的设施,国家是有投资能力的。许多项目,按政策规定,该由谁拿钱就谁拿钱。
以上所议,只是抛砖引玉。一个协作区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不少。如何建立和实施,如何条理化,要有文字规定,或章程,或制度,规范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和经济责任。
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在经济工作中,国家、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劳动者,按有关规定都有明确的职责,如因失职而影响生产和任务的完成,就要从经济上承当责任,并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赏罚分明,这种制度叫经济责任制。经浊责任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生产社会化越高,经济责任就越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完善严格的经济责任制,才能把企业的社会生产各个环节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加强管理,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把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好。
国内也许有不少较完善的经验可供借鉴。重要的还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共同认可,先组建班子,走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路线,没有经验可以做出经验来。